联合国国际儿童日

联合国国际儿童日

11月20日是联合国大会于1954年通过决议设立的“国际儿童日(Universal Children's Day)”。

世卫组织:应对气候变化

世卫组织:应对气候变化

世卫组织:立刻行动应对气候变化,中国每年可挽救近70万人生命。

非洲工业化日

非洲工业化日

联合国呼吁中小企业推动消除贫穷和为妇女和青年创造就业。

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

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

世界卫生组织11月16日表示,将巴黎条约视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条约。

教科文组织报告

教科文组织报告

大多数国家不论收入水平如何,都把研究创新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促进发展的重点。

生物显微技术书写“冰封奇迹”(科技大观)

发表时间:2015-09-11        来源: 宣传部

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不久前在国际顶级期刊《科学》上发表了重要的科研成果——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这项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背后,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——冷冻电子显微镜。

生物学史,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。17世纪中叶,英国科学家胡克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,发现了植物细胞,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。此后,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,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。20世纪中叶,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(脱氧核糖核酸)双螺旋结构,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。这是光学成像时代。

然而,在分辨率不断提升的同时,光学成像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。光成像的载体是光波,它的波长决定了一套显微设备的分辨率极限。为了达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,波长必须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范围,此范围内的光波被我们称作“X射线”。可是,X射线是个不听话的孩子,不能被透镜“驯服”,成像困难。最麻烦的是,X射线非常挑剔,只能用来对晶体进行研究。一块铁,天然就是晶体,可生物大分子在溶液当中我行我素、独来独往,形成晶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结晶往往需要细致地搜索几十亿种复杂的条件,这个过程有时会长达数十年。

电子显微镜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。电子质量小,比X射线乖巧,可以被电磁场“驯服”,方便成像。电子波长也非常小,天然具有极高的分辨能力。在电子显微镜下,生物大分子不必先完成结晶,在溶液中就可被直接观察,这大大简化了研究工作。唯一的问题是,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因受到水分子撞击而移动,就像不听话的孩子在拍照的时候跑来跑去,照不清楚。为了增加成像的清晰度,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办法,最为成熟的便是低温快速冷冻技术——顾名思义,把水冻成冰,蛋白质就被固定住了。但不要小瞧这个“冷冻”,千分之一秒就把水冻到了约零下180摄氏度,被快速冷冻的水都没来得及形成冰晶,就直接被冻到了“玻璃态”——玻璃态的冰相比较我们日常见到的冰晶,分子结构较为松散,不容易伤害被观察的娇嫩的蛋白质。

冷冻电镜技术实际上已经存在几十年了,为什么现在才慢慢被公众所认识呢?这是因为从理论到工程实现,需要漫长而艰苦的实践过程。自2013年,华人科学家程亦凡开启了冷冻电镜生物学的原子分辨率时代,到如今施一公教授惊艳世界的冷冻电镜成果,短短两年时间终于绽放了光彩。这个并不年轻却朝气蓬勃的领域,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